干燥窑操作标准
根据初始含水率不同,确定窑干工艺阶段。初始含水率50时,窑干工艺一般为预热处理阶段干燥阶段终了处理阶段干燥阶段出窑前降温。1、干燥窑控制系统开启
开启电源含水率仪表开启,设定树种为松木进排气控制旋钮处于关闭加热控制旋钮处于停(供热正常后调整为自动)测定(记录)初始含水率、窑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压力打开主管排汽阀风机控制旋钮正反转依次开启循环风机按干燥基准设定干、湿球温度值。2、预热处理
预热处理的目的是在未干燥之前先使木材充分热透,并清除可能已经存在的(在气干过程中产生)干燥应力。21、按干燥基准设定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因蒸汽加热温度波动大,设定干球与湿球温度时需设定上下限温度值:T干t±1℃。T湿t±05℃。式中T为仪表设定值的干湿球温度;t为基准阶段要求的干湿球温度。22、预热阶段,进排气需关闭。23、预热升温过程应按梯度进行,升温过程中按要求可进行间断式
喷蒸。24、注意观察湿球的温度变化,如果湿球温度上升过慢或不上升时,
f时间超过20分钟以上,应开启手动喷蒸阀,达到要求值后关闭喷蒸阀。喷蒸时,应关闭加热阀,若蒸汽压力高于04Mpa时,可边加热边喷蒸。25、风机一般在2h后调整一次方向。并观察含水率变化,如在正或反风向时,该方向对应含水率测点相比另外一边下降过慢时,应适当延长该方向时间再换(其他阶段同样按此要求操作)。26、当干、湿球温度达到要求值后,保持05h后,进入干燥阶段。3、干燥阶段31、按干燥基准调整干、湿球温度,逐步增大干、湿球温差。32、进排气调整到自动挡。33、干燥阶段一般不需要喷蒸,只有当湿球温度低于设定值下限,超过20分钟以上时,适当加以喷蒸。4、终了处理41、当含水率降到工艺要求值(15左右)时,需进行终了处理,以消除残余干燥应力。42、终了处理阶段,进排气需关闭。43、处理条件:按干燥基准设定干、湿球温度值,其温度差控制在2~3℃。44、当干、湿球温度达到要求值后,保持1hcm后,按干燥基准调整干、湿球温度值,进入最后干燥阶段。5、干燥降温含水率达到要求值后,进行降温处理。按以下要求操作:
f关闭进气总阀,打开排气阀,加热控制停,进、排气手动开启,风机开启,打开检查门后,窑内温度降至人可进入时,停止系统运行。6、含水率检测
当窑内温度降至常温时,需用含水率检测仪检测干燥后的板材实际含水率。检测要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