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20070131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1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青少年心理卫生》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为了充实应考者在心理健康与咨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为培养其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打基础。本课程是在心理学基础课程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使应考者较系统地掌握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较深入地将青少年心理与心理辅导原理和方法结合起来,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的心理辅导。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导论一、考核知识点(一)青少年期、青少年心理卫生有关概念与内涵(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质(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二、考核要求(一)青少年期概述1、识记:青春期、青少年期的含义2、领会:青少年期的界定(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质
f1、识记:(1)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实质的三类理论观点:生物发生论、社会发生论和心理发生论;(2)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实质的综合发生观2、领会:三类理论观点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三)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辅导1、识记:(1)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概念;(2)心理健康的标准;(3)青少年心理辅导的内容与原则;(4)青少年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2、领会:(1)心理健康标准的确立依据;(2)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意义;(3)小组辅导的技术
第二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辅导一、考核知识点(一)认知发展的内涵、内在机制及进程问题(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三)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辅导内容与方法二、考核要求(一)认知发展的内涵、内在机制与进程问题1、识记:(1)认知能力发展的定义;(2)同化、顺应的概念2、领会:皮亚杰、斯腾伯格、凯斯关于认知发展内在机制的观点。(二)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1、识记:(1)元认知、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元记忆力、元理解能力、元学习能力的定义;(2)青少年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元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2、领会:青少年的思维力的发展特点
f(三)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辅导1、领会:(1)青少年注意力提高的辅导内容;(2)青少年观察力辅导的主要内容;(3)青少年思维辅导的主要内容;(4)青少年记忆力辅导的主要内容;(5)青少年元理解能力和元学习能力的辅导。2、应用:(1)青少年注意力提高的训练;(2)青少年元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