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节化学电源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池的分类、优点及适用范围。2.使学生了解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理解各类电池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各类电池的实际应用,感受化学给人类带来的进步和文明。通过了解废旧电池
给环境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及应用。
教学过程:一、化学电池的种类
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化学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电能减弱,有的经充电复原又可使用,这样的电池叫蓄电池,如铅
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称为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下面介绍化学电池的种类:
1.干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称,在一般手电筒中使用锌锰干电池,是用锌皮制成
的锌筒作负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作正极,碳棒顶端加一铜帽。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
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
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电池顶端用蜡和火漆封口。在石墨周围填充Z
Cl2、
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
O2作去极化剂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
即作去极剂,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个电极的迁移速率。
电极反应为:负极
Z
-2e=Z
2
正极
2NH4+2e=2NH3+H2
H2+2M
O2=M
2O3+H2O
正极产生的NH3又和Z
Cl2作用:Z
2+4NH3=Z

NH3
2
4
f干电池的总反应式:Z
+2NH4Cl+2M
O2=Z
NH32Cl2+M
2O3+H2O

2Z
+4NH4Cl+2M
O2=Z
NH32Cl2+Z
Cl2+M
2O3+H2O
正极生成的氨被电解质溶液吸收,生成的氢气被二氧化锰氧化成水。干电池的电压15V
16V。在使用中锌皮腐蚀,电压逐渐下降,不能重新充电复原,因而不宜长时间连续使
用。这种电池的电量小,在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气涨或漏液。而今体积小,性能好的碱性锌
锰干电池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离子导电性能更好的碱性,负极也由锌片改为锌粉,
反应面积成倍增加,使放电电流大加幅度提高。碱性干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时间比普通干电池
增加几倍。
2.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具有双重功能。它是用硬橡胶或透明塑料制
成长方形外壳,用含锑5~8的铅锑合金铸成格板,在正极格板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