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王心学:陆九渊:“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P13探究三)4、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6、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7、马赫:“物是感觉的复合。”8、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课堂探究】:P13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2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2)客观唯心主义(板书)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列举主要代表观点:1、老子的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宋代程朱理学:朱熹:“理生万物”、“理在事先”。(P13探究四)3、古希腊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4、德国黑格尔:“客观思想”“绝对精神”。5、各种宗教思想,如“上帝创世说”。◇总结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图表)◇总结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大括号框架)◇判断并说明理由(课件)4、哲学史上两个对子、两大阵营(板书)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
f形而上学的对立。但是,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这主要因为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知识小结】本课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手,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而分析唯物主义及其三种基本形态,并对其全面看待,然后分析唯心主义及其两种基本形式,最后揭示在哲学发展史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的。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