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学分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改革
机电工程学院刘云飞
学分制是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而实施的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行学分制后,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管理工作应认真研究新的教学管理制度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需要,制定相应对策,主动适应,为其服务。一、试行学分制学生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一)班级管理松散、教育力量削弱。学分制教学中,必然形成“教学班”,然而,“教学班”的集体很难形成,“教学班”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原传统行政班学生也因部分课程上课时不在一起,削弱了班主任的监督作用,班级稳定性变化,管理出现松散,教育力量削弱。学生迟到、缺席、逃课,不学习的现象高于传统的学年制。(二)“教学班”缺乏交流,思想教育工作难于开展。“教学班”上课地点流动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课间忙着转移“战场”,寻找座位,削弱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多种交流,难于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不利于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进行教育,纠正不良习惯,调动积极性。(三)班主任的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班主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比较容易地在一个班里了解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表现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各不相同,各自要达到的培养目标也不尽一样,学生之间的学习质量没有了可比性,而日常行为则由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难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统一规范和要求。(四)实行学分制,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如果缺乏必要的制约,会使一些学生以取够学分为目的,专挑容易拿的学分课程。因为学分制是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质的控制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所以有可能会造成学习质量的下降。二、转变管理观念,探索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实施学分制,为开拓学生的潜能、创造力、顺利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但学分制必须注重改变学生管理的观念。制定相应对策,主动适应,为其服务。(一)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管理。传统的、学年制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队伍应有能力预见到实行学分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应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方便;应有科学的头脑、创新的精神,为学分制的实施提出有效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应能完成常规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