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科基础课平台,试行大类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化学与材料学学科基础课平台,合理布局专业模块体系,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选择权和自主学习空间,培养更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突出的新型专门人才进行探索。【关键词】学科基础课平台构建大类人才培养
一、按大类招生的改革理念及实施原则1大类培养人才是适应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必然与现实的选择,大类招生培养人才是当今大学教育观念的更新标志,是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是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通才教育。因此,学校提出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是通才教育的体现,是我校“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特色鲜明”人才培养的目标,它能体现学生博学多才。2我院现有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等三个专业,以前一直是按三个专业进行分类培养,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上存在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由于应用化学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使材料专业的学生所学知识有限,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健全,以致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一些困难。但近年来,随着应用化学专业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大,又出现了新一轮问题,由于所学专业知识过窄,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如材料化学专业是我院2001年建立的新专业,该专业设置的基础课程既有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又有材料专业基础课程,在前三届毕业生中其就业市场前景看好,有很大的发展前途;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因课程的设置对市场的需求不是太完善,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面。因此,我院作为学校实行按大类培养人才试点的四个学院之一,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增强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2006年开始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人才,即新生在第一至第三学期进行不分专业的统一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到第三学期末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发展进行自由选择专业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最大潜能,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构建学科基础课平台,优化专业模块及课程结构1学校一直以构建一流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专业体系为目标来办学,我院将走在改革前列,率先试行按大类招生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将教学计划中的三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构建统一平台,通过构建化学与材料专业学科基础课平台,合理、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夯实实践教学环节,增设学生自主学习学分,扩大并精选专业选修课学分比例,部分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等措施,满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