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试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完善
刘志忠运城学院社科部山西运城刘志忠运城学院社科部山西运城044000运城学院社科部
摘要我国要保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不能单独依赖外贸和投资要把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放在突出的地位这就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消费环境。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提出我国可以采取的改进措施最后对我国公民的消费权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家不论从发展经济还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上讲都必须保护本国公民的消费权。关键词消费者经营者消费权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008200704006304在任何社会中一切人均须作为消费主体出现其生存之维系首先依赖于衣、食、住、行基本需要之满足。而在一个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商品经济社会消费资料的获得均须通过商品交换的参与。由此近代以来出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这两大社会阶层的分界。消费者作为弱势群体时常面临经营者的欺诈、蒙骗、疏忽大意以及恶意行为所造成的巨大风险和损害1。消费者问题因此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同市场经济相比属短缺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消费品是国家按计划实行定额供应消费者凭票购买而国家是消费品的主要生产者和提供者没有形成典型的商品经济关系。同时经营者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就没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获取暴利的内在动因这样消费者受损害现象也不普遍2这一时期消费者问题还没有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依法确立企业法人资格等逐步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随着企业独立利益的形成和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于是大量涌现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这样我国的消费者运动逐渐兴起并得到迅猛发展。由于改革开放本身带有危机对策和实用主义的性质缺乏经济理论和法律理论的支持突然面对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严重社会问题一时很难形成明确的消费者保护政策。因此1993年10月在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九年之后才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3。自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以来我国消费者权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