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28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考向一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这样一首顺口溜:“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得嗷嗷叫。”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中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经
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选A。答案A2.“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
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
f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
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
误。答案A考向二罗斯福新政3.2016江苏泰州一模罗斯福在第一次“炉边谈话”中说:“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有关这一次“炉边谈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恢复了银行信誉B.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C.彻底消除了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D.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解析材料强调调整金融体制,有利于恢复银行信誉,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民众对银行信心增加,促使银行存款额大幅增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炉边谈话”还不能彻底克服经济危机,人们对危机的恐惧意识仍然存在,
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民众对银行信心增加,为重建金融体制赢得人心,故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C4.2016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1933年3月,上任不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并在3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是A.扩大就业机会B.缓和社会矛盾C.恢复发展生产D.保护资源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