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赉。总兹所述,盛德
f所辉。以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从毛的《祭母文》可见,毛
在对母亲的感情上远不及蒋对其母的感情。因为他的这篇文章零散而没有中心,其语言也是空泛而不实际的,如同在写别人的母亲,读来没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感动之情。再从毛的诗词以及身边人的回忆录可见,毛其实是个很豪放之人,而在感情上却并不很细腻。而且由于从小在外婆家寄养,所以对于家庭,没有多深的感情。而蒋的《哭母文》句句
含情,读来催人泪下。字里行间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流露无遗。而从《蒋介石日记》以及随从的回忆录都可见蒋对其母的思念。为母亲修建墓道,并在旁边修建住所,每每回家,必住在这里陪伴母亲。可见蒋是个感情丰富细腻之人。从
两篇祭词,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同时代伟人的不同性格,而这种性格与他们走上不同的政治道路也不无关系。正应了一句话: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中华民国十年六月十五日于溪口悲莫悲于死别,痛莫痛于家难,哀莫哀于亲丧,苦莫苦于孤子。呜呼!
f天胡不吊,夺我贤慈,竟使儿辈悲痛哀苦,至于此极哉!回溯吾母来归,已三十有六载,当吾父健在之十年间,家中鞠育之苦,嫁娶之劳,饬家接物,皆吾母一人之内助,其苦心孤诣,已可感于无穷者矣。洎乎先考中殂,家难频作,于此二十六寒暑间,内弭阋墙之祸,外御横逆之侮,爱护弱子,督责不肖,维持祖业,丕振家声,何莫非吾母论淳瘢量苦心,有以致然也。呜呼!吾母艰苦卓绝之志,既如此其甚,而不孝冥顽不灵,则又如彼。回忆当时忧危之情,愧惶几若无地。痛念至此,百身莫赎。人子若斯,尚有何颜立于天地之间乎!呜呼!自今以往,外应族人,内主家庭,安能得吾母复生,再为我独承劳怨也。且复谁能容我狂愚,恕我暴戾,抚慰我激愤,曲谅我苦衷,为我代苦代忧,至死不怨,如吾母者乎?呜呼!凡昔之足以裨益于儿,不惜茹苦饮痛,自甘枉曲,明祝默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