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知识技能、运用学习策略、激发兴趣态度以及培养个性成熟等多方面的增量。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常用的听讲练流程过于呆板,效果低下,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烦,这就要求教师摒弃陈旧低效的教学方法,追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动态地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手段,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意义化。第三,教师应该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互动有限,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思维活动和自我整理归纳语言,把复习的课堂交给学生,使他们获得最大收益。另外,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需要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有别于“教师按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教师依据惯性和经验,主观地设想教学内容,以话题为主线的整合复习更注重的是教师课前的整理归类和团队的合作与研讨。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会提高,教学的思路会丰富,教学的效果会显现,教学的手段会完善。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规律,将学得转化为习得,使学生的学习成为自我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笔者以为,以话题为主线的整合复习模式可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课前参照课标的话题项目将教材相关话题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将教材中话题内容相近的单元进行整合,梳理语言知识点和语用要求,确定以话题为主线的复习目标。
课中借助话题内容,为学生的学设计教学任务。课堂上关注训练的合适性和互动性,围绕话题复习知识要点,把握文脉,归纳解题方法和学习策略,剖析错误成因,分梯度达成词汇、句子结构、目标语、篇章功能的要求。利用话题的相关性,以点带面,借用文本和词典例句,捕捉同义转述词,在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的使用,利用教材,高于教材,增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巩固。真正做到从知识的落实到读写能力的提高,达成语用的循环和增量。
课后利用话题相关内容,补充和拓展重点语言知识的练习和运用。练习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对历年高考卷的真题链接,使得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再一次对同一话题的语言进行自主感悟、体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