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5、“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和内容很广泛的“装饰艺术”运动。它涉及到上十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6、流线型风格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不但促进了美国设计职业化发展,同时也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的流行流线型风格。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流线型风格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设计上,以后成为一种风格,影响到其它产品,甚至建筑和室内设计,是30年代很典型的美国式的现代主义风格,与欧洲的包豪斯式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盖迪斯是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重要人物。7、“波普”设计如果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60年代的设计风格,大约最恰当的应该是“波普”(POP)了,这个词来自英语的大众化(POPULAR),但是当它与60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在西方国家是,最集中反映“波普”设计风格的是英国。
f8、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点。到70年代以后,一些设计师和建筑师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尖端技术不断进入人类的生活空间,应当树立一种与高科技相应的设计美学,于是出现了所谓的高科技风格。高科技风格首先从建筑设计开始,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高科技风格派喜欢用最新材料,尤其是高强钢、硬铝或合金材料,以夸张、暴露的手法塑造产品形象,常常将产品内部的部件、机械组织暴露出来,有时又将复杂的部件涂上鲜艳的色彩,以表现高科技时代的“机械美”、“时代美”、“精确美”。高科技风格的实质在于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赋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9、极少主义风格极少主义风格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的设计风格。其特征是一种美学上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少到不能再少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受米斯凡德罗“少则多”的思想和影响发展而来的。这种风格的工业产品,特别是家具,具有简单的结构,比较生硬的表面处理特点。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