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误区与对策摘要:随着生物科学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常用的辅助教学手段,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多年的中学生物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误区对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广泛应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共存、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及跨越时空的超强表现力,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发挥它的优势,而且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笔者根据多年中学生物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多媒体技术应用存在的误区和应采取的对策谈谈看法。一、中学生物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常见的误区分析1教学容量增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影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数据,使它们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信息处理技术。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它以其独特的形、声、光、电等要素的综合应用可以使生物学概念、原理更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做必要的重组和筛选,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省略了板书和必要的板画,
f因此课堂容量都大为提高,还能补充和拓展大量的课外内容,认为这样做就提高了教学效率。可实际情况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密度和快节奏”,往往是教师盯着屏幕“念课”,学生则忙着记笔记,一节课下来学生显得非常紧张,可由于来不及思考而应接不暇、顾此失彼,反而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媒体元素丰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课件中图像、文字、声音的颜色、形状、强弱等媒体元素的结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教师就在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大下功夫,图片文字、音像视频应有尽有,屏幕画面复杂绚丽,特别是公开课和评优课几乎变成课件制作比赛,认为课件做得越“漂亮”,学生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实际上密集的视听刺激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同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主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反而不利,削弱了预期的目标。3教学手段的改变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度半生”的教学方式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