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解读
老年高血压主要治疗目标是保护靶器官,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越快越好。在10月15日举行的第22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联合发布的2011版《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提出上述观点,并建议老年高血压治疗采取循序渐进、分级达标的治疗策略。据介绍,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49;大于8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90;保守估计,平均每两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然而,有研究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男性不足40,女性不足30。《共识》主要执笔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内科主任刘梅林教授介绍,与2008年发布的第一版《老年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要点》相比,此次《共识》在临床循证依据、老年高血压规范性测量、非药物治疗、综合危险因素防控、降压药物选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化,特别强调了关注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J形曲线现象,即避免过度降压引起的重要脏器血流灌注障碍,从而引发心血管事件。《共识》提出,对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首先应将血压降低至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患者能够良好耐受,再继续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小于80岁、合并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且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以在密切观察下将血压进一步降低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对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建议将小于15090毫米汞柱作为血压控制目标。此外,老年高血压应强调收缩压达标,不应过分关注舒张压变化;在积极降压的同时,应加强血脂、血糖管理以及抗血栓药物等综合管理。《共识》推荐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优选药物。常用的五类降压药,老年患者均可选用。《共识》同时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在老年高血压防控中的重要性。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作者:刘梅林郭艺芳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降压治疗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共识专家组成员(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陈海平、顾复生、李敏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陈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蓓、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