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黄河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象化石的形成及其发掘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其根据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骨骼化石的样子
1上节课,我们一起熟读了课文《黄河象》,了解了课文的叙述顺序,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化石样子来历假想发掘过程)板书:化石样子来历假想发掘过程出示课件二
2指名读第一小节
3小组讨论,说说黄河象骨骼化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课件三
小组启发:4米、8米有多高多长,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找出字词
4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高大、完整?
15
f(高大:用了例数字的方法,高4米,长8米、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
完整:用了举事例的方法,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我们在读课文时怎样读,就可以读出化石的大呢?(重音读出数字)
哪些字词写出了化石的完整?(除了;甚至也;连也)
5齐读第一小节
6如果你就在古生物大厅里参观,看到这样高大、完整的骨骼化石,你会有什么问题呢?
7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估计有:骨骼化石怎么这样大?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
二、学习科学家对化石的假想
1这高大、完整的骨骼化石是怎样来的呢?科学家做出了大胆、科学的假想。时光,回到了200万年前。
25
f2轻声读27小节,用自己的话比较概括地说说化石的由来(200万年前炎热的一天,一群黄河象到河边喝水。领头的老象一不小心踩在松动的石头上,陷入淤泥中死去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黄河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变化成了化石。)3从课文哪些地方的描写可以看出当时群象处于炎热的天气中△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炙:烤。△一群黄河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边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这两个小节怎样把它读好?(前半段读慢些,表现出天气的热,使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和群象的疲劳;后半段读轻快些,表现出它们见到河时喜悦的心情和急切的想喝水)试读
35
f4正当群象干渴难耐想喝水的时候,它们找到了小河,跑到河边喝水,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找出老象喝水、陷入淤泥的句子(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