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波特性,又不失模拟信号的独特性,接收端通过低通滤波器,还原初始模拟信号。
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方案一。
三、单元电路分析与设计
(1)音频发射端电路
当信号加在图中P4端信号输入时,经耦合电容C5(10μ)的隔直作用后会在三极管的基极加上一组和音频信号一样变化的电流,在由其的放大作用,驱动两红外发光管。使其对音频信号的幅度大小同步调制,转变为红外信号发送出去。由于每只红外发光管的正向压降均为
4
f115V,发射功率都小于100mW,将两只红外管进行串联的目的在于提高红外线的发射功率。此外,由于红外发光管的辐射角度有限,因此在设计电路板时需将作用区有叠加地排列。(2)发射部分用到的元器件及其相关参数耦合电容C110uF电阻R143K电阻R213K电阻R35K三极管VT8050发射管VD1和VD2注:三极管VT应选用8050中功率管,PCM300mWICM500mA;R2的功率不小于14W;因为调试时是要求三极管VT的静态电流为30mA左右的,则R1应选用可调电阻;红外发射管的辐射角一般在60度左右,所以安装时要使它们的辐射有一部分重迭。所以安装时要使它们的辐射有一部分重迭(3)、接收端
接收器由光电转换、电源、耳机插孔及音频放大器四大部分组成,接收器电路如上图所示。经调制的红外信号首先被红外光敏管接收并转换为变化规律和音频信号相同的电信号,相当于经过耦合电容C2隔直作用后,再由LM386放大后再由路解调并还原为音频信号。(4)红外串行通信接口单片机本身并不具备红外通信接口,但可以利用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与片外的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组成一个应用于单片机系统的,红外发送器如下图所示
发送器电路包括脉冲振荡器、驱动管Q1和Q2、红外发射管D1和D2等部分。其中脉冲振荡器由NE555定时器、电阻(R1、R2)和电容(C1、C2)组成,用以产生38kHz的脉冲序列作为载波信号;红外发射管D1和D2向外发射950
m的红外光束。
红外发送器的工作原理为:串行数据由单片机的串行输出端TXD送出并驱动T1管,数位“0”使Q2管导通,通过Q1管调制成38kHz的载波信号,并利用两个红外发射管D1和D2以光脉冲的形式向外发送。数位“1”使Q1、Q2管截止,红外发射管D1和D2不发射红外光。若传送速率设为1200bs,则每个数位“0”对应32个载波脉冲调制信号的时序
四、软件部分设计
5
f五、安装与调试
1、红外发射模块通信的调试与测试发射模块通信的调试与测试主要包括各种按键控制指令的通信测试和载波输出信号的
测试。(1)按键指令测试在实际调试中,按键指令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