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考纲1基因工程的诞生Ⅰ。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Ⅱ。3基因工程的应用Ⅰ。4植物的克隆Ⅰ。5动物的克隆Ⅰ。6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Ⅰ。7胚胎工程及其应用Ⅰ。8生态工程及主要类型Ⅰ。9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Ⅰ。考点34基因工程
判断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1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A×2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必须通过分子检测2014天津,4C×3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2007全国Ⅱ,4A√4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2010浙江,2A×
5每个重组质粒至少含一个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位点2011浙江,6B√6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属于基因工程2010大纲全国Ⅱ,5D×7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2010江苏,18B×
8重组质粒与探针能进行分子杂交是因为DNA分子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2013安徽,6C×
9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2011四川,5D×10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2010江苏,18C×
1.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①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②作用a.特异性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b.切割两个核苷酸之间的化学键。③结果:产生粘性末端。2DNA连接酶
f作用:将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两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3质粒①从存在位置看在细菌中独立于拟核之外。②从化学成分上看为双链环状DNA分子。③从功能上看能自主复制。④从结构上看常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2.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1获得目的基因已知序列:化学方法合成或者用PCR扩增获取方法未知序列:从基因文库中获取2形成重组DNA分子①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的基因和载体DNA,以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②用DNA连接酶连接两个切口即相同的粘性末端,形成重组DNA分子。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①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②导入方法: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容易进入。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①筛选: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受体细胞,选择含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②表达: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