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
作者:林强文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年第03期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不断实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进而推动了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论是办学层次、办学类型,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对教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务工作来说,需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规范教务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证。但高校教务管理广而杂,就要求其规范化、条理化和制度化。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对于高校来说,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属于常规工作,必须符合上级制定的教育方针、要求以及和学校自身内部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对与教学有关的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培养专业人才。1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现状11部分教务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有误,责任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职责不明确。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教务工作人员要接触的面广,又要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同时也要负责处理教学、教务管理工作还有和学生进行教学事务沟通交流,职权界定不明,同时各职能部门职权也界限模糊,这样容易让教务管理人员顾了头,顾不了脚;顾了脚,顾不了头,事情团团转。这样对外容易和其他职能部门发生冲突,对内容易造成教务人员在工作上互相推诿,缺乏协调。12岗位业务不熟悉,技能水平不高,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低下,团队协调能力差。从事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些甚至连基本的技能都没真正实践过,特别对教务系统的了解程度几乎为零,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借助各种途径,加强教务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13教务管理人员热情不高,官僚作风较重。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型单位,与外面的公司企业相比,工作节奏慢,工作环境轻松。同时教务管理人员从事行政工作,或多或少有着机关干部作风,说话办事都会比较生硬,热情程度不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时在工作时会出现“能拖就拖”的状况,造成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不高。14缺乏激励机制,教务管理人员在教务管理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激励。慢慢就会有只要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面对复杂情况,往往躲到一边,普遍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