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历史必修一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1、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制度不包括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D.郡县制2、西周的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4、下列不属于受封诸侯王义务的是A.镇守疆土,以蕃屏周B.征派赋役,管理人民C.朝觐述职,效忠朝廷D.互相征战,开拓疆土5、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6、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7、下列有关“三公”的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中央三个最高官职B.在职权方面相互牵制C.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D.郡守与三公地位相同8、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C.按官职大小排列应是:三公、九卿、郡守D.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府、县三级9、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积极意义在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进一步加强君权C.防止地方官吏搜刮百姓D.完善地方机构10、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1、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的时期是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12、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B.皇权至上是这一制度的核心C.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13、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B.皇权至高无上C.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的建D.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4、下列哪一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A.秦朝B.汉初C.汉武帝时D.唐朝
1
f1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6、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