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滨海县八滩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4)
第1页共4页
课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编写:张静审核:贾成鹏时间:2011217
【课标要求】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以及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2.知道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3.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
教学课时:教学过程:
1课时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
思考:请你阅读课文,说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状况
(1)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什么?自然经济
2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何主要变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这种变化的结果怎样?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
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请浏览课文子目及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况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城市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外资企业的
创办;买办商人的出现;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3)、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①、解体的主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开始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③、解体的表现:“纺”与“织”的分离、“织”与“耕”的分离;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④.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洋务运动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影响(教材补充)1、背景:(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壮大;
(2)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2.时期:19世纪60-90年代;3、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f滨海县八滩中学高一历史必修二教案(4)
第2页共4页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5.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6.主要活动:①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代表: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②后期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