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张文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7年第01期
摘要:计量经济学具有显著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征,客观上加大了课程教学难度;同时由于课时不足,更加制约了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效果,为此必须加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行案例教学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在概述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上,具体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为例,从理论模型建立、样本数据收集、模型参数估计、模型检验,以及模型应用诸方面,完整展现了案例教学过程,为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积极探索。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计量经济学;实践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2一、引言计量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以来,特别是1998年7月成为本科经济学门类的8门核心课程之一以来,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经管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涵盖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要求要生具有扎实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从而在客观上加大了教学难度;另一方面,由于课时设计的原因,国内绝大多数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被设计为48或54学时,理论教学一般只有3036学时左右,实验教学一般只有1618学时左右。毋庸讳言,对于计量经济学这种具有高度交叉性、综合性的课程,这样的课时量安排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瓶颈。课程的客观难度与课时的硬性约束,促使案例教学法应运而生。案例教学法将教学重点由传统的理论分析,转到实际案例的运用,在简略分析计量经济学运用的一般性原理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设计案例,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作为工具性作用。尽管从理论上讲,系统的理论讲授和详尽的实验操作,是掌握和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最佳途径;然而现实中的课时硬约束,使得事实上不大可能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数学证明。因此,适当简化理论分析和数学证明,而将重点放在实际应用方面,注重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培养,是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点所在。事实上,对于经管类本科生而言,能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实际问题,正是教学的根本目标。鉴于此,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计量经济学在本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