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统一采购防护网并安装,保证其能够有效防止动物进入。
整改情况:已于2018年3月24日采购到位并进行安装,见附件3。
f14“生产设备未悬挂状态标识;(322)”问题描述:检查洁净生产区时发现,有2台电脑平缝车和1台热打码
机未悬挂设备状态标识牌。不合格原因分析:经查,这3台设备为钉带岗位和包装袋打码岗位用
设备,可以正常使用,原状态标识牌在使用过程中因黏胶老化而脱落损坏,相关人员未及时进行重新采购安装。
采取措施:对设备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其立即采购新的设备状态标识牌进行安装,严格按规定进行管理。
整改情况:新的状态标识牌已于2018年3月24日采购到位,并进行了安装。见附件4。
f15“未建立紫外线灯累计使用记录;(323)”问题描述:检查发现紫外灯使用记录中未对紫外灯的累计使用记录进
行统计,不能掌握紫外灯累计使用时间做到及时更换。不合格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为相关部门人员对《紫外灯使用管理规定》
学习不到位,未按规定规范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采取措施:组织质量技术管理部、生产部相关人员对《紫外灯使用管
理规定》进行培训学习,并由质量部门对现有的《紫外灯使用记录》进行修订,加入“累计时间”的统计。
整改情况:已于2018年3月15日完成培训,并对紫外灯使用记录进行更改执行。见附件5。
f16“《产品与物料进厂编码的规定管理规程》未明确说明物料进厂批号(或编号)的编制方法;(413)”
问题描述:检查中发现《产品与物料进厂编码的规定管理规程》中未对物料进厂批号的编制方法进行明确,物料批号管理存在漏洞。
不合格原因分析:负责此规定编制的人员对批号管理方法学习不到位,没有充分重视物料按批号管理的重要性。
采取措施:由质量技术管理部负责人XX组织采购部、仓储部负责人对《产品与物料进厂编码的规定管理规程》进行修订,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将物料批号编码方法进行明确并落实执行。
整改情况:已于2018年3月22日完成,见附件6。
f17“环氧乙烷灭菌柜验证及灭菌岗位生产记录均显示换气次数为6次,婴儿护脐带工艺规程规定为5次,未及时进行修订;(422)”
问题描述:检查发现环氧乙烷灭菌柜的验证记录和灭菌岗位的生产记录中均显示换气次数为6次,但XX工艺规程中规定为5次,存在前后矛盾的问题,未发现并修订。
不合格原因分析:经查,负责工艺规程编制的责任人因一时疏忽,制定文件时没有认真审核,导致错误的发生。
采取措施:组织质量技术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