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生自己去感知体会,因此,有些知识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困难,容易产生思维障碍。运用课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观性强、可无限分割的优势展现知识的发生、转变过程,突破思维障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启迪想象思维,提供创新空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小学阶段由于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总之,多媒体的运用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这样,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了融基础性、科学性、直观性、实践性于一体,真正做到了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三、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一、对于信息技术使用中“人灌”和“机灌”的问题争论过多,而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过少。二、教师在运用中,教学课件更多关注到如何充分发挥课件制作工具的特点。Flash如课件中的动画特效,Authorware课件中的交互流程,Powerpoi
t课件中的斑斓模板,普遍考虑课件制作工具的特点多,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少,尤其是一些课件比赛,更是关注课件本身的特点多,关注课件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以及为教学内容的服务性少,在一定范围内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误导。三、教师在运用中使用技术元素过多,考虑课程内容过少。尤其是情景创设中,多以动画、视频、音乐、录音诸元素为导入场景,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引起认知冲突、激活知识库存、调动生活经验、发现数学问题的情景创设目的,却不知已进入情景创设误区,教师从教法考虑过多,而对学法考虑过少,学生面对多种媒体信息,既有动画的、也有声音的、还有视频的诸多元素,使学生有意注意分散,很难关注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信息,也难以关注到其中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情景创设,看似热闹,但教师课堂教学的数学化过程淡化,数学味也不浓。如《字母表示数》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景。教师想从学生熟知的“青蛙歌”引入字母表示变化的数,课件上出现一些青蛙,其中一只青蛙“呱”一声跳入水中,荷叶摇一摇,池塘中水花四溢,接着又是一只……如此重复着动画,屏幕右侧则出现字幕“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