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
一、绪言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物理变化分子的结构不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化学变化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5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
二、空气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能否用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镁不仅可以和氧气反应还可以和氮气反应。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4、空气污染指数包括SO2、CO、NO2可吸入颗粒,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三、水1、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宏观),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微观);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2、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或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3、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4、水的化学性质(1)通电分解2H2O2H2↑O2↑(2)H2OCaOCaOH2(3)H2OCO2H2CO35、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f(2)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鉴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