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造成医院感染。3、对患具有传播可能的感染性疾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4、新生儿病室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实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确保医疗安全。5、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6、配奶间环境设施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7、新生儿病室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
f性能良好。8、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新生儿病室应当制订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10、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1、建立新生儿病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加强对新生儿诊疗不良事件的报告、调查和分析,提高医疗质量。
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新生儿病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2、新生儿病室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3、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4、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工作服、工作鞋。5、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
f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
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6、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