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内外服制度的推行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3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下列关于东周时期历史的叙述中哪一项是对的?()A秦国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最后所灭的国是楚国B晋国是在韩、赵、魏三家合并的基础上建立而成C重庆在战国后期已归属秦国管辖D周天子失去共主地位,都城迁至今陕西西安5李斯任秦丞相之前曾任“廷尉”一职,廷尉的职责应是负责()A国家的财政和租税B首都的警卫和司法C少数民族事务D宫廷车马之事6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史实正确的是()A该制起于战国后期B郡的最高长官为郡丞C秦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D在得到丞相王绾支持之后,嬴政始下决心推行郡县制7关于科举制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科举制起于唐,宋时改进,明末清初时废除B唐朝时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魏晋以门阀士族的势力C唐朝时科举考试中有“三十少明经,五十老进士”的说法D魏晋时竹林七贤的出现即是科举制推动下的结果8“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对上文所描述的史实分析正确的是()A.直接起因于“七国之乱”B.推动了内阁制度的出现C.根本原因是由于相权太重D.该现象虽得以解决,但又产生了新的政治经济问题9关于宋朝的相关史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经历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关B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表现出宋朝及时汲取了隋灭亡的教训C宋朝“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立国之策导致了北方边境屏障长城的失守D宋太祖沿袭唐朝设枢密院的制度,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10明朝的内阁制度独特而又影响深远。下列有关内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fA明太祖在诛杀丞相胡惟庸后,正式设立了内阁制度B内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