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五、教学措施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
f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3
f六、课时安排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左右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左右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9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统计……………………………………………3课时左右四、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左右1、口算乘法…………………………………3课时2、笔算乘法…………………………………4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面积……………………………………………8课时左右1、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六、年、月、日……………………………………5课时左右1、年、月、日的认识………………………2课时2、2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