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经营主体就不愿加大投入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24缺乏开拓型和创新型的农民全市农村中具备创业能力和条件的经营能手本身并不多,对于部分镇级来说更是寥寥无几,带动农民增收成为天方夜潭,大部分农户仍然以家庭经营模式为主。据调查,全镇种养殖能手10人,仅占乡村人口005。其中,种植能手5人,养殖能手3人。在种养殖能手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08,初中文化程度占10,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占1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以上数据显示,我镇农村种养能手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开拓和创新潜力有待提高。3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31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夯实流转基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处于稳定状态,是推动农村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是顺利完成土地流转的有力法宝。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利于建立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有利于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解决承包地面积不准、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全等问题。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为土地流转奠定坚实基础。32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一是加强管理和服务。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引导农村土地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调处机制,妥善化解流转纠纷,稳定承包关系。二是规范流转行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农民家庭,土地是否流转、价格确定、形式选择,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依法保护流入方权益,流转合同到期后流入方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续约。三是履行法定义务。土地发包方应当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依法查处擅自或者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经营的行为,依法制止和查处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禁止擅自将耕地“非农化”。33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一是发展家庭经营和合作经营。发挥家庭经营的基础作用,扶持农户扩大规模,开展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培育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鼓励发展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