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5讲百家争鸣讲义新人教版
把握历史脉络
本专题主要讲述从先秦时期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创立并发展;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就构成了中国传统科技的主体,数学、天文历法、
1
f医学等方面科技成就非凡;中国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流派纷呈;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中国文字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中国戏曲具有历史悠久、剧种繁多、相互融合的特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第35讲百家争鸣
孔子和早期儒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2.孔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克己复礼”和“德治”。2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3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3.孟子的思想1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2提倡“仁政”的学说及“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4.荀子的思想1天人观: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2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其他主要学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代表老子庄子李悝商鞅主要内容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社会天道、自然无为、“齐物”尽地力之教;严刑峻法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奖励耕战、废井田制,加强中央集权历史影响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专制主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