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
教材说明〔解题〕课题有很强的诱惑力,能让读者产生许多疑问和联想。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是安徒生。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利斯安安徒生,19世纪丹麦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著名的童话作家。1805年生于丹麦中部奥登塞镇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受父亲所讲的故事和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他自幼就酷爱文学。为追求艺术,他14岁来到首都哥本哈根,先在皇家剧院当杂役,后在几位艺术家的帮助下,入中学、大学学习。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展露才华,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早期写诗歌和剧本,1835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1875年8月4日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安徒生30岁开始写童话,写了43年童话,共168篇。
《海的女儿》与《皇帝的新装》都是同一年写成,发表在1837年出版的《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里。故事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丹麦人把《海的女儿》中的同名主人公铸成铜像,竖立在首都哥本哈根的入口处,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结构分析〕《海的女儿》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海的第6个女儿向往人类世界,渴望得到英俊王子爱情的动人故事。故事热情地赞扬小人鱼善良、有理想、有抱负的品德,歌颂她不怕打击和挫折,为追求美好而纯真的理想,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的高尚情操。本文共26个自然段,按情节划分,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故事的序幕,引出本文的主人公憧憬人间的小人鱼。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写小人鱼救出王子并爱上王子。第三部分(第12~20自然段),故事的发展,写小人鱼为获得王子的爱情而忍痛服药变成人形。第四部分(第21~24自然段),故事的高潮,写小人鱼爱情失败,又不愿加害王子。第五部分(第25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写小人鱼化成泡沫。第六部分(第26自然段),故事的尾声,写小人鱼已超生到精灵的世界。〔语意理解〕“小人鱼的奶奶给她讲了许多故事,最使她向往的是陆地上的情景:花儿能散发出香气,森林是绿色的,而且树枝间游来游去的‘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
第1页
f奶奶讲的故事,在小人鱼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使她深深地爱上了人间世界。关于陆地上的情景,是她依奶奶讲的故事情节而产生的想象。她的想象很有层次:“花儿能散发出香气”这是从嗅觉上想象;“森林是绿色的”这是从视觉上想象;“‘鱼儿’会唱得那么好听”这是从听觉上想象。从三个维度上去想象,这个想象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