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浅析
作者:张明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8期
摘要: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在人们的网络生活甚至现实生活中扮演起不容忽视的角色。本文即针对这种现象,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成因、产生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阐发了关于这种现象的语言学思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学;概念;成因;产生方式;语言学思考
作者简介:张明珠,女(1990),籍贯山东,毕业学校:西安翻译学院。
中图分类号:H0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8002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急剧上升,借助网络进行互动聊天和浏览信息已逐渐成为多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在这个新兴的语言体系中,不乏一些具有独特风格能够引发人们共鸣的流行语出现。这些流行语一旦生成便凭借网络平台的优势被迅速传播,甚至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街头巷尾,影响巨大。正因如此,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
广义而言,所有在网络中被使用的语言均可称为网络语言。而关于流行语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赵佳认为:“流行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它往往在口语中经常使用并影响至书面语。”1杨文全认为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2由此可见,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上使用频率较高的语言,体现了某个时间段内社会发展变化所带来的言语时尚,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
二、网络流行语的成因
网络流行语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走红,达到高关注、深影响、广传播的效果,必有其独特的存在原因。若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语言随社会变化的衍生
语言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斯大林曾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也将是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的。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3可见语言只要在社会中使用,就会不断地变化,而网络流行语正是这种持续变化衍生出来的产物。
虚拟的网络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