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工作制度和产地安全预警管理办法。并为省控点设提出指导意见。
2
f6、收集、整理和录入各类基础资料和检测数据,建立青海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安全数据库和产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7、开展重点污染区登记,对重点污染区实施备案管理。8、按照上级普查机构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类资料和数据,并配合上级机构开展各种与普查相关的检查、审核和评审等工作。三、普查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一)技术路线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进一步确认区域类别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含点位设方案)普查技术培训与考核踏勘布点(点位调整)样品采集(GPS定位,一律选择WGS84坐标系)样品分析(实验室分析质控)数据库建设数据统计与处理产地安全评价及等级划分产地安全区划国控点设建立土壤样品库和产地安全质量档案图表绘制总结报告。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路线:
3
f注:图中产地安全等级划分的“适宜区”、“警戒区”、“污染区”仅为暂定的产地分级管理名称,最终确定的产地安全等级数量及名称,以专家系统中相关规定为准。
(二)实施步骤实施步骤见下图:
4
f5
f四、普查年度、对象与范围(一)普查年度普查基准年(资料):2010年。(二)普查对象与范围普查对象:农产品产地土壤(含耕地、园地)。在我省全部农产品产地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检测。普查范围:全部农产品产地(自留地除外)。以工矿企业周边农区、污水灌区、大中城市郊区为重点普查区域和其它农产品产地为一般农区普查区域。五、普查内容与方法(一)普查内容1、土壤及增加采集的农产品:检测铅(Pb)、汞(Hg)、镉(Cd)、铬(Cr)、砷(As)等5种污染物总量,同时测定土壤pH值,重点区域须收集或测定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有机质数据。2、资料收集:详细调查、收集、整理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污染源、农业生产、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历史和现状资料,并结合土壤样品采集对采样点位资料进行详细登记。资料收集的主要内容有:1历年来农产品产地土壤、农灌水体、农区大气、农产品监测结果及污染超标情况等;2农产品产地及其周围环境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等;
6
f3农业生产情况。包括农作物布局、主要农产品种类及产量、耕作制度、农用化学品使用、农业生产管理措施等;4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地质、土壤母质、土壤类型、理化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