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品和应急设施,减轻危害的后果。10.医学监测
定期的医学监测能够发现健康不良的早期症状,确认由于暴露在作业场所有害物质下造成的后果。医疗人员和经过训练的主管人员都可以进行这项工作。
三、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控制
7
f一噪声使人心理上认为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统称为噪音。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1.噪声的分类噪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空气动力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2机械性噪声、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3电磁性噪声由于磁场脉冲,导致伸缩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生产场所的噪声源很多,即使一台机器也能同时产生上述三种类型的噪声。大多数生产性噪声的频率多属宽频带、中高频噪声,声压一般比较高,有的可高达120—130分贝A。2.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分为特异的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的其他系统两种。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造成下述听力损伤。1急性反应1急性听力损伤:由射击、爆炸等造成,通常是可以恢复的。2暂时听阈位移:短期暴露在噪声中,引起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恢复,恢复时间长短根据接触噪声的强度和时间而不同。2长期效应
1永久性听闻位移:因长时间暴露而造成,影响内耳感音器官,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退行性病变,听力损失不能完全恢复。
2噪声性耳聋:因长时间暴露而造成,由早期的高频3000—6000Hz下降,进展为语言频率500、1000、2000Hz的下降,感觉语言听力发生障碍。不能恢复;
3耳鸣:耳鸣也会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从急性的短期效应变成长期的,甚至是不可恢复的。
长期接触噪声,还会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加高血压、心脏疾患,
失眠烦燥;消化不良、胃溃疡等。因此,暴露于强噪声环境的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听力。
8
f3.噪声的控制噪声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工程控制在设备采购上,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在操作旋转式和往复式设备
时,要尽可能地慢。2方向和位置控制
把噪声源移出作业区或者转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