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数、句数、平仄和韵脚。词的曲调大约有一千多个,因此,词牌的名称很多,仅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几十个。其由来,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原来就是词的题目例如《浪淘沙》是咏淘金人的劳动生活的,《踏歌词》是一种合着脚步歌唱的曲调,《抛球乐》说的是抛绣球等。又如《忆江南》原来就是抒发回忆江南之情的词,《渔歌子》本来就是吟唱渔夫生活的词。它们后来都成了词牌。(二)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汉代乐府有《采桑曲》,唐代教坊有《采桑》,于是后来有《采桑子》的词牌。在安史之乱中,唐明皇颠沛流离,苦不堪言。他曾在蜀地栈道中遇雨闻铃声,百感交集,他悼念贵妃,不由悲从心来,痛不欲生,因而作了《雨霖铃》曲。后来《雨霖铃》成了词牌。(三)截取名诗词句中的几个字而得名如《忆秦娥》,李白用这个格式写出了一首词,词中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的句子,词牌《忆秦娥》由此得名。又如,李白《苏台览古》诗中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句子,因而有《西江月》这个词牌。(四)直接用词的字数来命名例如,词《念奴娇》共有100个字,因而又名《百字令》。《苍梧谣》共有16个字,故又名《十六字令》。(五)取大曲中的一段而得名例如,《水调歌头》就是唐代大曲《水调歌头》中开头的一段。(六)以人名、事物名或故事为背景来作词牌如《沁园春》,据说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有座园林,美轮美奂,金碧辉煌,名为“沁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去,有人作词咏此事,词牌《沁园春》也就产生了。《念奴娇》因唐明皇有个歌女名念奴而得名。《浣溪沙》亦作《浣溪纱》,以春秋时西施浣纱的故事为背景而得名。由此可见,初期的词,它的曲调与内容每每是一致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到了后来,曲调、内容才分开,词牌只标明曲调,不再作为题目补充临江仙言水仙女冠子言道情
f河渎神言祠庙巫山一段云写巫峡醉公子写公子醉状蝶恋花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满庭芳取吴融“满庭芳草易黄昏”点绛唇取江淹“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鹧鸪天取郑山禺“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惜余春取太白赋语浣溪沙取少陵诗意青玉案取四愁诗语踏莎行取韩“踏莎行草过青溪”西江月取卫万“只今惟有西江月”菩萨蛮西域妇髻苏幕遮西域妇帽尉迟杯因尉迟敬德饮酒必用大杯兰陵王每入阵,必先歌其勇生查子取张骞乘槎事玉楼春取白乐天“玉楼宴罢醉和春”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