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哲学
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古代诗人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位哲学家。诗歌在给人诗境美、艺术美、语言美的同时,更能让人感悟许多人生哲学、社会哲理。近来,笔者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能否将古诗中的名句引进高二哲学课教学。笔者发现:引古诗名句入哲学教学课堂,不仅能活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法,更能激活学生学的兴趣,加深理解。下面笔者结合高二上册内容,简述古诗名句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一、运用古诗,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二是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讲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这一课时,可引用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黄河水由西到东、由高到低、奔流到海、一去无回是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且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还可引用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渗透的哲理:小草的“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都是其自然生长属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为的“野火烧”行为断绝不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火烧只能烧掉其皮,真正要断绝其生命,必须除“根”。人们只有把握了自然物质的生长属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办成事。二、运用古诗,理解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其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要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在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可引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春风催开万树梨花来喻写雪景。“梨花”与“春风”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讲《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这一课时,可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识鸡鸣见日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里阐述了不惧怕浮云会遮住视线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缘故。在哲学中,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站得高,当然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也可引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