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孩子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孙敦怀据我长期观察,在当今中小学生中书写习惯好的学生并不多见。不少学生执笔时,五指分工不当,笔杆不靠虎口。书写时违背“三个一”的要求,写字时歪着头,弯着腰,紧贴桌面斜着写;至于书写中不按笔划顺序要求乱凑笔者,更是大有人在。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书写习惯呢?我认为主要是,认识不到位,要求不明确,措绝不得力,家校不同步而造成的。为此,我认为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提高认识,明确要求。认识始终是行动的先导。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当其冲的是提高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书写习惯养成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现在在部分教师和家长中有些糊涂,甚至错误的认识,说什么书写是小事,成绩才是大事;字写得好,写得差,无关紧要,不要写错别字就行,学生书写不要规定,怎么舒服怎么写,坚持“三个一”太难了,随他们去。对坏的书写习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样的结果不仅会影响学生书写的效果,还会危及到身体健康,由于书写习惯差,而造成近视、斜视和脊柱弯曲的学生还会少吗?现在这种现象已越来越严重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一种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又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书写习惯的养成就是这样,不仅要知道如何正确书写,还要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尤其在执笔方法、书写姿势和笔划笔顺上更应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低年级应天天讲,字字练,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使正确的书写方法深入人心。二、言传身教,常抓不懈。在养成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认识、教师的态度和教师的示范作用在这里起着养分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执笔、书写的方法,还应该身体力行动地给学生做出示范。实际上,在教师的板书、批改和评语中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书写习惯。小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教师在哪方面多强调些,他们就会朝这方面转化。我女儿的爷爷说过,他在退休前曾在某校二年级听课,发现这个班学生听课全神贯注,答题时声音响亮,书写时执笔正确,坐姿标准,字迹清晰,端正,更难能可贵的是几乎全班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使他赞叹不已。课后,他请教了这位可敬的老教师,她
f当时的一席语,使他至今难以忘怀。她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我从一年级就接手这班学生,他们刚进入学校我就非常注意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