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同时,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志存高远,才能立场坚定,才能一往无前。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我们要全力为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但不能丢失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历史过程,必然走向共产主义。一些同志觉得共产主义太遥远,可望不可即,因而信仰动摇,就是因为对这一基本原理认识不牢固。他多次用革命先烈的例子来讲这个道理。革命先烈尽管知道他们追求的理想并不会在自己手中实现,但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持续努力,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他们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样一种信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习近平同志强调的另一个根本问题。十八届一中全会刚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作出明确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作了回应,表示必须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他坚决地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这番话,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2
f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在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考察调研中,对坚持党的宗旨、做好群众工作作了多方面阐发,提出很多重要思想观点。比如,在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讲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说,要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在讲到政府机构改革时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不论政府职能怎么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不能变。在讲到改善民生时说,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