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社区治理自治型模式论文摘要:我国要想建立社区居民充分参与、社区权力网络多元共享的自主、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还需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进。促进和实现社区自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社区组织、NGO和志愿者组织的通力合作,更需要社区居民的协同努力。通过现代化的政府、现代化的公民和公民社会相互合作,定能建构起良性运行的现代社区治理。关键词:社区治理自治政府职能非政府组织一、引言通过地缘群体、区域社会而形成的社区,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区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文明的标志。有效的社区治理,能为城市的稳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实现,所以,构建良好的社区治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致力于的实践。当前,随着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国的社会结构从“国家一元结构”(行政一体化结构)逐步过渡到了“国家(政府或公域)、市场(私域)、社会(第三域)三元并存结构”。政府正不断把权力回归给社会,并与社会合作,扩大公民参与,以实现公共权力的社会化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民政部提出进行社区建设开始,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经历了行政型社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管理模式)到合作型社区(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目前致力于建设自治型社区社区主导、政府
f支持的社区治理模式阶段。所以,建设符合社区发展规律,有利于广大居民直接参与社区管理的先进治理方式,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过程,也是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有效方式,更是社会通往善治的必然途径。
二、社区统治与社区治理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对“社区”进行了这样的界定。他认为“社区”是由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社区与社会》,1887)其后,英国麦基文、美国帕克等社会学家对“社区”概念进行了完善。据《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的界定,社区是指“一群邻近的有共同利益并能够相互帮助的人的居住区域”(I
ter
atio
ale
cyclopediaofthesocialscie
ces,1991)。中文中的“社区”一词最早是由以费孝通为主的学者从国外社会学研究中翻译而来,作为我国社会学研究的通用语。社区治理相较于社区统治,体现了有效性、参与性和多元性特征。因此研究世界社区治理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顺应多元化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