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刘同学(化名)女,15岁,因为在学校被同学冤枉,感觉自己很受委屈,导致自己无能的感觉,很烦闷压抑,无法投入学习,症状持续时间不长,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前来熊锦林心理工作室进行系统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后,取得很好的效果:求助者逐步能够积极面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人际关系。关键词:案例报告合理情绪疗法催眠疗法【一般资料】1、一般情况刘同学(化名)小时候父母经常打骂求助者,青春期后父母开始重视求助者心理健康了,在学校人际关系不是很好。2、个人成长史独生子女,身体健康,小学成绩优秀,从小不太爱与人交往,小时候,被父母大骂较多,经常自责。一直没什么朋友。3、自我陈述求助者告诉熊锦林老师,最近最无法忍受这种心理焦虑的感觉,总会自责自己为什么这么没有用;害怕人际交往;逼自己不要想,可是越来越胡思乱想,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4、咨询师观察和求助者人反映求助者求助意愿强,父母反应求助者目前不爱说话,主动要求带其过来看心理咨询师。【评估与诊断】1、评估
f求助者主要表现:情绪焦虑不安,自卑内向,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2、诊断(1)、诊断结果: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以及相关专业心理测试,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属于适应不良导致焦虑情绪。(2)、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在学校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处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没有出现泛化,且持续时间只有两周,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综上所述,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起,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内容尚未泛化,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据此,我们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3、病因分析(1)、生理原因:求助者处于青春叛逆期,开始拥有自己的思想。(2)、社会原因:(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被同学冤枉。(2)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学习压力大,但父母没有和求助者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减轻压力。老师没能及时给予关注。(3)、心理原因:(1)存在不合理认知: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2)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一次遇到事情,就不知道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