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动态性的特点。全局性和导向性指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长远性主要体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在形成新产品、新市场,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技术和科研取得重大突破时,随之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的是依托于新的技术,发明以及新知识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的产业。新兴性也代表这产业的成长性和产业的发展不够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比较幼小,有待改善,发展风险大,产业结构还在形成的产业。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和发展研究刘洪昌(2011)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区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选择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发展。他还提出了六大原则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结合区域现实情况,长远部署生产出具有核心的技术竞争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大环境下对低碳生态的要求。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选择评价体系的研究胡海峰(2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目前来说,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属于幼稚期,尚未成熟,更需要政府的金融支持,资金和技术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转化率。国内学者也研究了对金融支持的评价体系。熊正德(2010)通过DEA模型,对金融支持的资金筹集效率和资金配置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指标的回归分析,验证20062009年间33家上市公司的金融研究效率,对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支持的效率方面提供了研究方法。(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理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和特征的理论万刚(2010)从“战略性”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华文(2010)指出“新”指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的产业,“兴”指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途巨大。贺俊(2012)从经济学角度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前景。2、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理论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刘洪昌(2010)提出了六个原则,在满足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水平,能够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带动产业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武瑞杰(2012)补充发展提出了6个基准。熊正清(2012)等利用成分分析法(APH)和住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战略性选择的评价体系,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供实证分析提供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