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无火种方可离开现场。57保管人员应根据所保管的危险物品的性质,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器具。58自燃物品、易燃物品堆垛,应当布置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并应
设通风降温装置。
f59甲、乙类物品的包装容器应当牢固、密封,发现破损、残缺、变形和物品变质、分解等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安全处理。510甲、乙类物品仓库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不准住人。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关闭门窗,切断电源,方可离开。6储罐区管理61各种承压储罐应符合我国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其液面计、压力计、温度计、呼吸阀、阻火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应完好。62易燃、可燃液体和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和管线的绝热材料、装卸栈台、安全梯和管架等,均应用非燃烧材料建造。63液化石油气及闪点低于28℃,沸点低于85℃的易燃液体储罐,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水喷淋设施,以达到夏令降温的目的。罐体外部宜涂刷防止热辐射材料,设施的电器开关宜设置在远离防火(护)堤处,不准将电器开关设置在防火(护)堤内。64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区内,不应有与储罐无关的管道、电缆等穿越,与储罐区有关的管道、电缆穿过防火(护)堤时,洞口应用不燃材料填实,电缆宜采用跨越防火(护)堤方式铺设,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65罐区防火(护)堤的排水管应相应设置隔油池或水封井,并在出口管上设置切断阀。66储罐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应按照《石油库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7气(液)瓶的安全储存管理71对气瓶的储存管理必须遵循下述原则:711应设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712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他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713气瓶进库一律不得用电磁起动机械搬运,气瓶应旋紧瓶帽,套上两个防震
f圈,搬运、进库及堆放时不得敲击、碰撞、抛掷。714盛装易发生聚合反应、分解反应或有腐蚀性气体的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并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715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开存放,并在现场设置防毒用具和灭火器材。716气瓶放置应整齐,并戴好瓶帽,横放时,头部朝同一个方向,垛高不宜超过5层,特殊物质气瓶,如液氯钢瓶最高2层。717退库的空瓶,应留有余压,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兆帕;液化气瓶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对于退库空瓶应逐个检查瓶阀,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