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几点做法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在学知识的同时,交给他们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受益一辈子。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是很多的,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交给学生正确使用课本的方法,充分发挥数学课本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独立获得知识、甚至发现知识的能力。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课本,养成正确的读、勾、批、注的习惯。1、培养学生读、看数学课本的习惯。数学课本中的定义、概念、法则、单位换算等都需要读一读、记一记。例题也需要读一读、悟一悟,有助于提高理解能力。练习题也需要多读,特别是一些能够口算口答的题,读一遍,把答案读出来,既省时也得到了练习的目的,减轻了学生应用题更应多读,一道题,多读两遍,题意读懂了,就很容易理清数量关系了。当然,我平常一般要求学生不把练习题做在书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多读题,有答案的题再读意义就不大了,数学不需要死记硬背,没有答案的一些简单题读的时候把答案读出来,整个过程学生都在动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正确的勾、批、注的习惯。课本上的知识是我们学习的基本内容,不要随便在课本上写写划划,随便做符号,符号做多了,就失去做符号的意义了。有些知识重点,课本本身就彩印或加框注明了的,就不必再勾划。书中的习题,也不要随便勾勾划划,所做的符号应该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可以将做错过的题注上符号,全书的错题都注同一种符号,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错题针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薄弱环节重点复习,有的放矢,提高了学习效率。二、交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在学新课之前,学生一般都要预习,要注意预习方法的指导。有些知识,预习时可、读一读、记一记。比如,“亿以内数的读法”这个内容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预习,“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从右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这些知识在预习时就可读一记一记,学生通常就是这样预习的。定义、概念、法则等知识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预但是,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就不适合采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