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后第3个经济衰退期。与欧元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经济强劲复苏,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9、32和3。日本经济走势同美国恰恰相反,一季度GDP增长15,折合成年率增长6;二季度GDP环比萎缩18,折合成年率为萎缩71,
f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三季度继续下滑16。内需变化是是日本经济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4月1日消费税上调前,消费的大幅增长带动经济强劲反弹,一季度国内消费环比增长2,二季度则大幅下滑51。在内需疲弱和外需不景气的双重作用下,工业生产和投资随之下滑,由此形成的连锁反应导致日本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的泥潭。一季度多数新兴国家经历了资本外流导致的金融动荡,受此影响上半年新兴国家经济增长普遍疲软。但在金融动荡结束之后,不同国家之间再度出现分化趋势。印度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到46,但二季度则迅速上升到57,与此同时,上半年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8。受国内需求不足影响,一季度巴西GDP同比增长19,但二季度则下降09。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外国投资、国内生产和信心的影响,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经济疲软,前三季度俄罗斯GDP分别同比增长09、08和07。不过,俄罗斯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已高于市场预期。2、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青年失业率仍处较高水平伴随经济的好转,美国就业状况持续改善,10月份失业率下降到58,为2008年以来最好水平。但是,劳动参与率只有627,为1978年以来最低水平,部分失业者退出就业市场也是失业下降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新增非农就业中,就业岗位主要来自休闲、零售、招待以及临时工等低薪工作领域,就业的质量尚待提高。欧元区就业状况也有所改善,9月份失业率为115,连续四个月持平,比
f2013年同期降低05个百分点,但比2007年同期高4个百分点,就业市场与危机前水平仍相距遥远。除了经济低迷之外,欧元区高失业率同僵化的用工制度有关。尽管德国经济表现不佳,但9月份失业率下降到49,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36个百分点。原因在于德国用工制度相对灵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使临时工合法化。10月份英国失业率下降到26,基本恢复到2007年水平,这与其创新能力强密切相关。日本一直是低失业率的国家,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失业率最高水平也只有55,今年9月份失业率已下降到35。从整体上看,全球就业市场略有改善,但青年失业率问题却日益突出。9月份欧元区青年人失业率为233;10月份美国青年人失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