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积极组织动力系统通过影响组织中多个层次的主体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整体表现。
33临时组织理论与组织效能
对临时组织的深入考察是推动理论发展的重要途径37。临时组织是在有限时间内,围绕某项复杂任务,以团队方式进行工作的组织,是当前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组织形式,核心特征是时间和任务的有限性,与永久性组织在目标结构、时间维度、边界、成员行为和控制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是认识现代组织的新切入点37。传统组织效能研究对象多为永久性组织,通过对临时组织情境的考察,并建立临时组织与环境间的嵌入关系,可以提高组织效能理论的情境适用性。组织效能的新内涵以及组织正直、心理资本、OCB等积极影响因素也需要在临时组织中进行重新考察。因此,临时组织扩展了组织效能的研究领域。
综上所述,积极组织研究拓展了组织效能的研究视角与动力学,积极动力的放大特性和缓冲特性提供了解释组织效能的新机制,对积极偏差的解释和因素分析揭示了新的变量和组织过程,可以大大丰富组织效能的理论体系;OCB为积极前因促进组织效能提供了路径;临时组织则拓展了组织效能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因此,新视角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组织效能研究的发展,详见图3。
1总结与展望
组织理论的发展可以带动组织效能研究的进步。未来组织效能研究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织效能新内涵和前因的科学考察。新视角关注组织中积极现象的学术思想有助于全面严谨地考察组织效能的动因及其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效果、路径差异,解决组织效能的理论困境;另外,理论发展要有继承性,新视角不能脱离原有的理论体系,如,如何识别和测度融入积极偏差的组织效能而不仅仅考虑积极偏差,积极前因影响组织效能的过程中,OCB的作用如何体现等,这些问题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具体方向。
(2)特定临时组织效能研究。建设工程项目是最主要的临时组织。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催生了大量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工程是关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项目,规模大,周期长,组织复杂性前所未有,组织效能关系到工程成败,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20。
(3)研究领域的扩展。组织绩效研究已在各个行业得到有效的运用,而组织效能研究目前比较有限地集中在教育、制造业、医疗、服务业等领域,还有众多领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总之,经济发展催生新的研究领域和组织问题,需要通过新视角重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