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学生个性的培养
作者:吕建新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6期
摘要: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帮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境界。因此,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
关键词:兴趣素质教育写作能力
在小学教学中,我体会到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主的作文教学也是形成学生世界观和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文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否则,学生写出的文章就缺少灵气,即使偶有一些佳作,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干部一腔”的感觉。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常常用自己的嘴去重复别人的思想,所以作文教学不能压抑学生个性的发展,扼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曾读过一段对作文教学很有启示的话,那是关于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的片段:老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突然,第三个孩子问了一句“老师,您说呢?”教师想了又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来,笑了”教师的回答让人感慨万千。要知道那位教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可是听到孩子们充满灵气的回答后,她放弃了准备好的答案,临时把答案给改了。我认为这位老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惜放弃自己原来的“标准答案”,而保护了孩子充满个性的想象力。
这位老师的做法,与作文教学中的个性培养,可谓是“心有灵犀”。正像古语中讲的:千里之路,不可以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以平以准。”“乡有俗,国有法,饮食不同味,衣服有异彩。”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的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是人的共性。但由于每个人在先天禀赋,环境影响和接受教育后的内化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出现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
因此,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多种条条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的责任是和学生一起分析作文的写作要求,研究不同的写作方案,鼓励学生运用初步形成的某种写作能力表现符合个性的真实情感。
结合作文教学的实践,总结以下几点的想法和做法: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从“有关事物”到“产生兴趣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都有厌怕的情绪,甚至是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事。之所以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