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患者一致肯定。
建立了“治未病科”服务平台,购置了中医经络检测仪。规范了服务流程面向公众提供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包括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健康信息库建设、中医健康指导和干预等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通过开展“治未病”服务,拓展了医院服务范围,我院服务对象从疾病人群扩大到“未病”、“欲病”、“已病”人群。拓宽了服务半径,提高医院影响力。通过健康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多种方式,将服务半径从院内扩大到社区、农村和家庭,充分显示出开展“治未病”服务的综合实力和指导作用,大大提高了我院的影响力。2、适宜技术开展情况(1)按照省中药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规范。创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条件包括安排理论培训、示范和带教场地;选拔5名以上
2
f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参加省级基地培训)、引进和遴选中医药适宜技术、印制中医药适宜技术教材、制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课件,执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评价考核制度等。(2)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制定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计划、经费使用计划;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理论培训、实践应用指导;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总结。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培训13名中医人员,为每个村卫生室培训1名医疗卫生人员。到2015年末,向乡镇卫生院推广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以上,向村卫生室推广6项以上。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专业领域覆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骨伤等。(3)培训对象为医疗机构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及临床类别人员,教材和适宜技术培训项目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系列丛书为基础。(4)接收省级基地的师资培训和实践应用指导,落实省级基地专家实践应用指导的计划和接待等。今年派出5名业务骨干参加了省中医药局举办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培训班,提高了师资水平。3、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情况
为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我院在医院走廊、过道、诊室、病房等处悬挂古代中医名家、中医药、“治未病”等宣传图画,每季度发行一期院刊《五华中医》,积极营造中医药特色服务氛围,大力倡导“看中医、吃中药”、“治未病”理念,和省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广东行、健康你我他”、“中医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中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