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可是在词里,不仅是词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一般说来,一个词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轻快
第2页(共10页)
f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有的人要问,不仅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
不整齐的句式。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
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有
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
么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二者虽外表
形式很相似,而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的《诗显而词隐》,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删改。)一项是3分
A一般情况下,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B.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C.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主要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D.杜甫的《赴奉先县咏怀《》北征》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们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词的异同作了辨析。B.文中所说的诗与词的形式差别,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C.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中的话,旨在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D.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的都是引证法。3根据原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