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7年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723,企业RD人员占全国的684。r
r
2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通过对开发类院所实施企业化转制,从体制上解决了大批应用开发类院所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问题,转制后科技人员市场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2007年247家中央级转制院所承担来自企业的委托开发经费127亿元,是2000年的4倍;申报专利3674项,转让技术成果1642个,直接受益企业达112万家。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65万亿,比上年增长186,出口创汇1957亿美元,占全国全部出口创汇的14。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工程、“歼十”飞机、超级计算机、核心软件、集成电路装备、大型燃气轮机、超级稻育种技术、新药创制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
r
3增强了公益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配合推进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国家对公益科研的投入在持续加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人均事业费从过去的不足2万元,提高到目前的8万元左右,2007年国家新增“基本科研业务费”、“修缮购置专项经费”、“研究生培养补助经费”、“增拨离退休人员费”合计19亿元。改革后公益科研院所的学科结构得到优化,人员层次明显提升,实行了新型的人事和分配等制度,科研人员任务饱满,科技产出大幅增加,解决了一批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和适用技术,为农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服务。r
r
4我国科技水平和实力大幅提升。我国科技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总数已居世界前列,特别是SCI收录的中国科学家论文数已居美国之后,与英、德、日三国相当,数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论文增长明显,其中纳米领域的论文数量已居世界前两位,引用数也进入世界前列。200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828万件,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达到29万件,世界排名居第3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08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500万人,RD人员190万人,位居世界前列。r
r
5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通过改革,改变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的局面,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竞争资助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新修订了《科技进步法》,围绕实施《规划纲要》,制订出台了76条政策实施细则。推进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研新机制,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r
r
(三)典型案例r
r
1中国科学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