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政治(文化生活)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只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上。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我们学习“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B.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成果C.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产品D.人类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享用2、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上述材料说明A文化就是经济和科技B文化是社会精神力量C文化就是人才和知识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4、下列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体现文化影响的是①握手是中国人常用的见面礼节,拥抱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②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③互换礼物时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并表示感谢。④中国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大到小排列;欧洲人写信封,地址都是从小到大排列。A①②B①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5、从孔子到孙中山,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塑造着中华民族;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引导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上述材料表明,优秀文化能够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满足人的一切需求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6、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国家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地区文化的多样性D.城乡文化的差异性7、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中法两国元首互访并互办文化年。中法文化交流应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说明A.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B.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