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预期目标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
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符合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
要求。
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内容,按国际上流行说法,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
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它覆盖了微电子技术、计
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的一门综合技术和方法体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
中,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学科有强烈的学
科特点而初中生的心理认识能力特征也较小学有显著的变化抽象的思维意识开始占据整
个思维意识的主导地位能将个别事物与一般原理、规则联系。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和学
生的认识特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去将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他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必把各种概念、法则、公理、定理全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
1
f造适合的条件,提供很多作为知识载体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再创造”出各
种数学知识。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
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观察并尝试错误、可以发现并进行猜想,有助于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
养成“用数学”的习惯,克服他们学习数学而不应用数学的弊病。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各地都已经积极地展开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既有理论上
的思考也有实践上的研究,同时很多同仁也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要辩证地运用信息技术.但
基本上都是以理论研究为主,缺乏实际上的可操作性.本课题借鉴各同仁的研究理论和成果,
旨在探索已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实施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本课题的研
究,达成以下目标: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
识、发展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和谐发展。
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网络的运用和多媒体制作能力。
3、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组建案例、课件、积件、
论文、录像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库。
4、通过课题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课堂教学。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