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凝心聚力办实事
奋勇争先促发展
乡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典型材料
乡村地处偏僻,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678户居民,总人口2078人,党员84名,耕地面积19920亩。穷则思变,近年来,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查原因、找不足,制定了适合本村发展的新思路,坚持发展与创新并举,走出了一条“强堡垒、兴产业、聚民心、促发展,党群共建新农村”的新路子。一、强保垒、聚民心,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村党支部始终坚持班子的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这样一个信念,在班子建设、制度规范上做足文章。一是抓日常学习教育,加强村两委班子对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提升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抓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对村两委委员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村干部实行分工到片,责任到人,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以用人而知人的模式,既能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能增强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在抓班子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
1
f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了“创先争优”为主的党性实践活动,使广大无职党员“无位有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较好体现。与此同时,村把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农村村民自治机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巩固和扩大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成果,使村干部做事有依据,村民参与管理有根据,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办事”的工作氛围。2013年,村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标准化办公场所。将彻底改变村干部办公无设施,党员活动无阵地,村民娱乐无去处的窘境。二、进项目、强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3年,村党支部通过与乡党委、政府积极沟通,争取了3800亩粮食增产和节水增粮项目。由于个别群众对于项目认识不够,项目刚实施时就遇到了难题,不少群众宁愿种旱坡地,也不愿让钩机把自己的耕地挖的“支离破碎”。村支部当即组织了项目实施小组,对群众进行宣传发动,针对个别群众还要上门“服务”,耐心讲解,为顺利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春耕赢得了宝贵时间。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奋战,村3800亩农田的灌溉条件得以改善,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2
f三、兴产业、促发展,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党支部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一切工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